注塑模具設計
總培訓周期:4個月
學時不限
學會為止
精英
師資
一流
設施
就業
保障
行業
標桿
?
課程簡介
課程名稱:注塑模具設計
培訓周期:4個月
培訓對象:初高中以上、大中專畢業生、工廠普工均可報名
培訓目標:通過不同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充分 運用CAD類軟件(UG、autocad)完成對各種不同類型的產品和不同類型的模具結構進行技術研討、分析評審、綜合設計(能獨立設計中等難度注塑模具)等項目任務
就業崗位:模具設計師、助理設計師、項目工程師、繪圖員
01
UG軟件應用
培訓目標:
掌握UG軟件的基礎應用功能,把實體和曲面的建構及編輯通過建模的形式予以應用,再把裝配階段的自頂向下建模、自底向上建模融合在一起,便于下一步調用模具標準件的操作管理;把工程圖的產生、放置、修改、標注功能快速使用;模具工程圖的視角。
主要技能點:
1. UG草圖 曲線 實體建模
2. 曲面建模
3. 裝配建模
4. 工程圖
02
注塑模具理論概述
了解常用塑料特性及性能 ,對產品設計的合理性有新的認知,熟悉注射機的選用以及制品成型工藝的條件,知曉模具幾大系統組成。
1. 常用塑料特性及性能
2. 塑料制品的設計一般原則
3. 注塑成型工藝條件
4. 注射機的選用
5. 注塑模的分類、基本組成、成型零件
6. 模具設計評審
03
模具的制造加工
能對模具的加工制造的裝備及性能、模具的加工工藝、刀具的常用加工深度、拋光、裝配等有一定的了解;認識注塑模具常用鋼材及性能和選用模具鋼材依據。
1. 常用模具加工設備及性能
2. 模具常用加工制造工藝流程
3. 模具鋼材的選用
04
注塑模成型零件設計
培訓目標1:UG分模
UG分模,不僅要學會3D分模的流程和原理,同時要學會應對未來工作中會遇到的高復雜分型面產品的畫法。
1. 拔模處理
2. 片體分模和實體分模的結合
3. 枕位面、碰穿面與插穿面的處理
4. 分型面的優化
培訓目標2:UG強化分模
確定分型線、并設計相應合理的分型面;依據客戶提供的信息,對模具進行排位并設計合理且標準的模仁尺寸。
1. 鑲件的拆分和掛臺的設計
2. 模仁的長寬高定制
3. 封膠面、分型面的處理及優化
4. 排位
05
模架類型
能根據模仁大小和進膠方式定制合適的模架。
1. 三種標準型模架之間的區別
2. 每種型號內部之間區別
3. 如何根據進膠方式與開模次數選擇模架
簡化型細水口模架
細水口模架
大水口模架
06
注塑模的澆注系統
了解澆注系統的組成、設計原則,不同澆口適用于場合。
1. 主流道、分流道、冷料井、澆口
2. 直接澆口、側澆口、薄片澆口
3. 潛伏式澆口
4. 針點澆口
5. 細水口轉大水口
07
注塑模的脫模系統
模具打開時,制品必須留在有脫模系統的半模上;防止制品在推出時變形或損壞;結構合理,工作穩定可靠;位置和行程合理,推出安全,制品可自由落下。
1. 脫模系統不同的動力來源
2. 常用的頂出方式及使用場合
3. 推桿位置、大小、數量設計的一般原則
4. 復位零件及先復位機構
08
注塑模的溫度控制系統
注塑成型時,大部分塑料是200°C左右的融料注入模腔內,固化后模溫降到60°C左右時取出制品,這個溫差控制不好,會影響融料填充,制品翹曲変形。 1. 模溫過低:會填充不足,制品強度差,表面皮紋,出現熔接線。 2. 模溫過高:翹曲變形,成型周期長,制品更大的收縮。 3. 模溫不均勻:尺寸不穏定,彎曲變形,脫模不良。
1. 認識模具溫度對制品精度和注塑成型周期的影響
2. 常用的冷卻方式及使用場合
3. 模具的加熱。
09
注塑模的排氣系統
在模具注射中,如果不能完全順利的排除內部氣體,制品可能可能會出現填充不足、壓縮空氣灼傷、制品內應力很高、表面流線或熔合線等現象。
1. 首先了解模具中氣體的來源,判斷最容易困氣的位置
2. 常用的排氣方式:分型面排氣、鑲件排氣、頂針排氣、模架排氣、流道排氣、透氣鋼排氣
3. 溢邊值、一級和二級排氣槽
10
注塑模結構件
結構零件是指模架和用于安裝、定位、導向以及成型時完成各種動作的零件。
1. 澆口套的設計
2. 支撐柱大小、位置、數量、高度
3. 彈簧顏色選用、直徑大小、預壓和行程、數量
4. 限位釘的大小、數量和裝配方式
5. 頂棍孔的位置、大小和數量
6. 限位柱的選用
7. 定距分型機構的選用
8. 模具中其他常用結構件的設計
11
二板模的設計
二板模是進膠方式采用大水口的模具,如側澆口、扇形澆口、潛伏式澆口、牛角式澆口、直接澆口等均可采用二板模的模坯,由定模和定模部分組成,優點是模具結構簡單可靠,缺點是塑料連同流道凝料在一起(潛伏式、牛角式除外),從同一分型中取出,需人工切除。
1. 熟練整合使用模具的幾大系統
2. 強化注塑模的成型零件、結構零件的設計
3. 對開模、頂出、復位、合模整個運動動作進行手動仿真
12
三板模的設計
三板模是進膠方式采用針點澆口的模具,桶形、盒形、殼形制品均可采用點進澆,優點是進膠位置靈活,有利于自動化生產;缺點是模架結構相對復雜,模具結構可靠性不及二板模,澆注系統凝料較長,注射壓力損失大,故不適合流動性差的塑料成型和大型制品的成型。
1. 開模、合模順序、開模距離計算
2. 開閉器和定距分型機構的使用
3. 導柱長度、強度的校核
13
熱流道模具
通過熱道板、熱射嘴及其溫度控制系統,來有效控制注塑模具中從注射機的噴嘴處到模具型腔之間的塑料流動,使模具在成型時能提高塑料制品的質量,加快模具的生產速度,降低生成本,制造出尺寸大、結構復雜、精度高的塑料制品。
14
先抽芯系統結構
模具鑲件上局部膠位較多、較深時,注塑完成后,產品對鑲件有非常大的包緊力,導致開模時,產品較深的區域牢牢地包住模具,增加模具頂出難度,產生頂白甚至頂穿,撕爛產品,無法正常生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把模具上膠位較多、較深的這一塊,做成單獨的一個活動鑲件,在開?;蝽敵銮?/span>,把這一塊先抽掉。
1. 前模先抽芯
2. 后模先抽芯
3. 兩次先抽芯
15
頂出和復位系列結構
頂出是為了防止產品變形,讓產品能順利地從模具中拿出來。復位的目的是讓模具回到初始狀態,準備下一次生產。在動作較多的模具結構上,無論是頂出還是復位,往往有先后順序要求,因此,便產生了不同的頂出或復位機構
1. 推板頂出
2. 油缸頂出
3. 兩次頂出
4. 一次頂兩次退
5. 強制拉回和先復位機構、微動開關
16
滑塊側向抽芯系列機構
制品上存在與開模方向不一致的凹凸結構或者存在不能有脫模斜度的外側面均需要側向抽芯機構。根據機構的動力來源不同,可分為機動抽芯、液壓抽芯、手動抽芯。
1. 后模(斜)滑塊、隧道滑塊
2. 前?;瑝K
3. 內滑塊
4. 前模斜彈
5. 內縮芯
6. 斜抽芯
7. 滑塊上做(滑塊或頂出又或斜頂)
17
斜頂側向抽芯系列結構
常用于制品內側面存在凹槽或凸起結構,強行推出會損壞制品的場合。它是將側向凹凸部位的成型鑲件固定在推桿板上,在推出的過程中,此鑲件作斜向運動,斜向運動分解成一個垂直運動和一個側向運動,其中的側向運動即實現側向抽芯。
1. 后模斜頂
2. 前模斜頂
3. 擺桿機構
4. 延時斜頂、加速斜頂
5. 斜頂上頂出
6. 斜頂上走運水
18
螺紋模
在注塑完成后,在模內使螺紋芯子旋轉與產品脫離,達到自動脫模的目的。從模具結構上來講這種做法比其他做法要復雜一些,但對大批量生產來說,旋轉脫螺紋的產品質量較好,生產效率高,總體成本較低。
1. 油缸+齒條
2. 馬達+鏈輪
19
圓弧抽芯機構
軸旋轉式圓弧抽芯是指在產品圓弧的中心點處設計一旋轉軸,圓弧芯子以此旋轉軸為中心旋轉。該種結構可以用油缸直接拉動脫模,也可以用齒條驅動脫模。
1. 軸旋轉式圓弧抽芯
2. 開連桿帶動式圓弧抽芯
20
模具開??尚行苑治?/p>
DFM又叫開模前期檢討,又叫打合。整個檢討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滿足客戶對于產品需求的技術談判的過程,很大程度體現了一個公司的技術底蘊及公司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其結果直接關系到模具的質量和成本。好的談判結果不僅為公司節約了成本,并提高模具質量,而且同時能夠幫助客戶降低成本。這是一個雙贏的工作。
1. 進膠方式和位置
2. 產品分型線確認
3. 鑲件位置
4. 產品表面處理方式
5. 拔模的優化
6. 產品頂出及刻字要求
7. 肉厚分析
21
模具工程圖
模具工程圖是指裝配圖與零件圖,零件圖主要是指零件的具體形狀和位置尺寸。模具裝配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構造,表達零件之間的相互裝配關系,包括位置關系和配合關系。
1. 視圖放置與剖切
2. 尺寸標注
3. BOM表、技術要求、標題欄
模具好不好,試一下就知道了
責任承諾
本培訓中心面向社會大眾開設數控、模具技能加工培訓班,本著責任教學的原則,對于每一個來培訓學習的客戶給予精心專業的指導。無論您是零基礎還是想要提升技能,我們都將通過專業訓練把您培養成一名高素質高技能的精英型技能人才。靈活授課,改變傳統,注重實際。請您相信自己,相信我們,好的技術真的可以改變命運,期待您的到來!!!
培訓實力保證,行業高峰水準
分階段課程體系,模塊化課程設計,
精準指導,進步看得見
技術改變命運,從您聯系我們開始
掃描上方二維碼
獲取更多精彩